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基于中国最广大用户对德系品牌设计已经形成的独特偏好,邵景峰总结提炼的几个关于“律动设计”的关键词,的确最能在德国大众粉丝中引起共鸣。这四个关键词分别是:洗练(Reduced)、舒展(Extension)、韵律(Rhythmic)和精准(Precise)。如果要用两个通俗易懂的词来解释这四个关键词的整体设计效果,笔者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简洁大气+动感精致。
▲自信的显峰腰线和灵动的鲸头燕尾造型 到了荣威i6的设计上,邵景峰将其中一个关键词做了微调,即把“精准”换成了“精妙”(Refined)。这一词之差体现出中国设计师的用心良苦。为何?试想一下,在中文语境中,精准这个词更多时候用来形容做工带来的误差,是一个纯粹的理工科或者物理学概念,比如你可以说某个零部件被机床切割的很“精准”。但“精妙”就意义不一样了,这个词强调的不仅是精准,而且呈现效果还巧妙,有种鬼斧神工的“匠心”呈现。 好吧,在这里笔者就不赘述过多,否则就成为“咬文嚼字”的怪咖了。实际上,一字之差的背后,是德系车设计理念和中国车设计逻辑的细微差别,用邵景峰的话说:他本人并不希望自己设计出来的汽车是一台冷冰冰的机器,更遑论日系车最近惯用的极具攻击性“前脸”,他希望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注入到汽车设计中,这样一来,汽车就能进化成陪伴在人身边的“有温度的伙伴”。 “在人工智能的大时代,人性化设计将成为主流。”对于在汽车设计领域拥有20多年工作经验的邵景峰来说,要找寻到中德汽车设计之间的细微差别,并将其自信地展露到亲手设计的作品中,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他自己就举例说,以前在上汽大众主导产品设计期间,为了一张新车前脸格栅的造型和尺寸大小,他为首的中方设计团队和德方评审团之间,会展开多轮的“交锋”,而最终的结果往往是迫于两种主张的“折衷”。 言下之意,尽管在上汽大众也设计出多款被市场定义为极度成功的作品,但这些作品并非完全按照他本人意愿打造出最令自己畅快的“得意之作”,原因当然是“你懂的”。 而转战自主乘用车板块并由此开启荣威和MG名爵的“中国设计”新时代,则给邵景峰一个尽情施展自己设计才能的舞台。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潜伏”德系合资企业这么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德系设计所带给他的对汽车设计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符合东方人审美哲学的“中庸设计理念”(笔者总结),是他今天能贡献给中国汽车的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所在。
▲邵景峰担纲设计的大众NEEZA(哪吒)概念车【曾于2006年北京车展亮相】 五年前,上汽启动了以全新设计语言重新定义荣威品牌的“醒狮计划”,即今天带给所有上汽自主乘用车“焕然一新”惊艳造型的“R计划”。放在五年前,这是一次极具前瞻性和国际视野的大胆尝试。但放在与大众、通用等国际汽车巨头们长期摸爬滚打的上汽身上,这样的“觉醒”并不让人意外。一年前的广州车展,上汽荣威发布了“醒狮计划”启动后的首款概念车荣威Vision-R。紧随其后,荣威相继推出了RX5和今天看到的i6。 用“中国设计”重新定义高品质 今年的广州车展上,荣威i6全新中级轿车将和纯电动eRX5一道登台亮相,为一年前在此释放设计光芒的荣威Vision-R概念车作“首尾呼应”。 在笔者看来,这不仅是对于荣威亦或上汽自主乘用车,对于整个中国品牌汽车而言都无异于一次骄傲的“宣言”。很显然,邵景峰和他主导定义的“律动设计”,将宣告高品质的中国汽车设计新时代正式由此开启。如果联想到沃尔沃造型设计师主导了吉利的新车设计,通用造型设计师主导了奇瑞造型设计,宝马造型设计师主导了观致的设计以及奥迪造型设计师即将主导的比亚迪新车设计……这股汽车设计的“中国风”已经变得风起云涌。
▲荣威Vision-R概念车定调了“律动设计”主旋律 |
- 08-22[VI设计] 餐厅创意广告vi设计
- 08-22[包装设计] 美国设计师的方便面包装
- 08-20[logo设计] 京东商城的新标志-Joy金属狗
- 08-13[logo设计] 吉它元素标志设计欣赏
- 08-13[logo设计] 月亮元素标志设计欣赏
- 08-13[logo设计] 鲨鱼元素标志设计欣赏
- 08-13[logo设计] 水果、蔬菜元素标志设计欣赏
- 08-13[logo设计] 星形元素标志设计欣赏
- 08-13[logo设计] 樱桃元素标志设计欣赏
- 08-12[画册设计] 红酒目录画册设计作品欣赏